户外露营“大众化”催生巨大蓝海市场,跨境企业如何抢占先机?

户外露营市场的机会在哪里?在这些基础设施之上开发丰富的场景化应用产品。

户外露营市场火了,这谁都知道。

市近郊的帐篷如雨后春笋,精致露营(Glamping)的九宫格刷爆朋友圈。

露营市场从专业走向大众,北美用户规模突破1亿人,场景化需求大爆发。但当“露营”从专业探险家的沉重行囊,滑入都市家庭的周末后备箱,改变的仅仅是市场人多了一点、装备好看了一点吗?

一个被忽视的“黄金窗口”正在中国跨境企业面前豁然洞开!

这场户外露营的市场变革的核心成功密码,恰恰藏中国企最擅长的领域:供应链优势、创新速度迭代、线上渠道优势。

以下内容为6月线下活动内容整理,仅选部分可公开内容进行报道。

01.

户外露营行业定义与范围

户外露营行业划分为六大核心模块:
1. 户外居住系统:包括帐篷、睡垫等基础露营装备;

2. 户外能源系统:各类储能设备,满足野外用电需求;

3. 户外生活系统:主要为烹饪设备,解决野外饮食问题;

4. 娱乐设备:丰富露营体验的各类产品;

5. 户外运载系统:智能背包和追踪装置等便携解决方案;

6. 户外运输系统:车载架和汽车辅助产品。

户外露营“大众化”催生巨大蓝海市场,跨境企业如何抢占先机?

通过对全球前20的户外露营品牌分析,我们发现户外露营行业具有显著的跨境电商优势:线上渠道销售额占比高达65%以上。

这一特点使得中国跨境企业在该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机会,可以充分利用线上渠道优势快速打开国际市场。

户外露营“大众化”催生巨大蓝海市场,跨境企业如何抢占先机?

核心洞察:

1. 帐篷类产品仍是行业王者,占据头部品牌的近三分之一,展示了其在露营场景中的核心地位。

2. 能源储能品牌增长迅速,已占据20%的头部品牌位置,反映了户外电气化的加速趋势。

3. 产品电气化程度分析:带电产品品牌占比35%,不带电产品品牌占比65%虽然传统非电气化产品仍是行业主流,但电气化产品正在快速崛起,代表着行业未来发展方向。


02.

户外露营行业趋势分析

从专业小众到大众休闲的转型之路
户外露营行业正展现出惊人的发展潜力,头部企业销售规模已接近10亿美金,且各细分领域都有各自的领军企业。这个行业最引人注目的趋势是什么?就是从专业化向大众化的转变。

1. 专业露营时代(2008年前)

早期的露营活动主要服务于专业目的:狩猎、冰钓、登山或野外工作。

想象一下,你要去狩猎,可能需要在公园里扎营好几天才能等到猎物;或者冰钓爱好者需要在寒冷的海边长时间停留。

户外露营“大众化”催生巨大蓝海市场,跨境企业如何抢占先机?

这一时期的特点:

  • 专业用户群体:75%的露营者拥有5年以上户外经验;

  • 远离城市:平均露营地点距城市中心50公里;

  • 高端装备:专业装备价格是普通产品的2-3倍;

  • 极端环境适应:产品强调耐用性、保暖性和专业性能。

2. 大众露营时代(现在)

如今,露营已经变成了”周末带着孩子去海边”或”几家人在城市近郊野餐搭个帐篷”的休闲活动。

这一转变带来的新特点:

  • 社交属性凸显:2022年社交露营占比高达47%;

  • 普通用户为主:70%的首次露营者是城市居民;

  • 近郊短时停留:城市附近露营地预订量增长85%;

  • 产品需求变化:便捷性、舒适性、智能性和设计感成为关键。

转变的关键时间点

这一转变并非偶然,而是受到几个关键因素推动:

1. 2008-2012年:Facebook爆发式增长,社交媒体开始影响旅行方式。大家可以观察一下现在的旅游氛围,已经“从纯粹的旅行”变成了”去哪里都要拍照上传,一定要出片”的社交展示。社交媒体为旅行行业带来了35%的增长助力。

2. 2015-2019年:YouTube、Snapchat等视频平台兴起,”glamping”(奢华露营)概念流行。露营相关标签照片从2015年的200万增至2019年的1800万,成为社交网络热门话题。

3. 2020-2022年:新冠疫情带来社交距离需求,加上Amazon、Shopify等大厂推行远程办公,催生”数字游民”生活方式,进一步推动露营热潮。

4. 2023年后,市场增速虽有放缓,但正逐渐走向成熟,细分领域更加专业化。预计到2028年,全球露营市场规模将达到900亿美元,仍是一个快速增长的朝阳产业。

从年增长率2%提升到5%,从小众活动到Instagram上1800万标签照片,露营已经从专业探险者的必需品,转变为现代人社交、休闲和体验自然的生活方式。

户外露营“大众化”催生巨大蓝海市场,跨境企业如何抢占先机?
社交网络引爆露营热潮:北美市场数据解析
社交网络对露营行业的影响远不止信息传播那么简单。它真正的魔力在于细分了我们的需求,并让这些细分需求得到了满足。
对露营行业来说,这种影响可以说是颠覆性的!从专业性露营到大众休闲,市场转型的本质
  • 从单一目的到多元目的;

  • 从专业用户到广泛用户;

  • 从单一场景到多样场景;

  • 从功能导向到体验导向。

2010470020221.04亿

北美露营市场用户规模从2010年的4700万增长至2022年的1.04亿,要知道美国人口才3.3亿,加拿大1亿多,这意味着北美近四分之一的人口都在参与露营活动!

年均复合增长率露营市场增长的持续增长速度为6.8%;整体市场规模增长了2.2倍,但某些细分人群的增长更是惊人(如年轻露营者)增长接近8倍

  • 25-35岁年轻露营者:增长了8.2倍!

  • 城市周边30公里范围内的露营:增长了8.8倍!

  • 首次露营者:增长了约5倍!

户外露营“大众化”催生巨大蓝海市场,跨境企业如何抢占先机?
从顶级品牌看露营市场变革:Coleman的转型之路

想要看清一个行业的变化,观察行业巨头的动向往往最有说服力。Coleman作为露营界的”顶流”,其转型历程完美诠释了整个行业从专业到大众的变革。

1. 案例举例:Coleman——百年品牌的市场嗅觉

创立于1909年的Coleman,年销售额已超过9亿美金!这家公司的发展轨迹非常有趣:从最初的燃油气灯起步,转向军用炉具,再到冷藏箱,最终从军用转民用,覆盖了露营全场景产品。

户外露营“大众化”催生巨大蓝海市场,跨境企业如何抢占先机?

1) 产品演变:从专业到便捷

看看Coleman帐篷的变迁就能感受到市场的脉动:

  • 1990年代:专业功能型帐篷,结构复杂,重达8-10公斤;

  • 2010年:快速搭建系列,重量降至5-7公斤;

  • 2020年:即开即用系列,60秒完成搭建,轻量化至4公斤以下。

  • 价格变化:专业系列维持高价,同时推出入门级产品。

这一变化清晰地反映了从”专业性能”到”大众便捷体验”的市场转向。

户外露营“大众化”催生巨大蓝海市场,跨境企业如何抢占先机?

2) 目标用户的转变:专业户外爱好者到年轻家庭

Coleman的核心用户群体变化更能说明问题:

  • 2000-2010年:传统户外爱好者为主,长途探险、野外露营、户外钓鱼爱好者,注重户外生活可靠性;

  • 2010-2022年:家庭露营者成为主力,追求安全舒适的露营体验;

  • 2020年至今:年轻家庭成为焦点,环保和可持续理念日益重要。

户外露营“大众化”催生巨大蓝海市场,跨境企业如何抢占先机?

3) 市场洞察:大品牌转向背后的深意

大品牌的转型绝非易事!像Coleman这样的行业巨头通常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基本盘。

当他们开始做出改变,这意味着什么?这表明市场增量确实非常可观!

大品牌通常会等到新赛道增长到足够规模才会跟进布局。Coleman的转型正是对露营市场从专业小众到大众休闲转变的最有力证明。

从复杂到简便,从专业到大众,从功能到体验,Coleman的转型之路正是整个露营行业变革的缩影。

大众化带来的三大衍生趋势:中国跨境企业的黄金时代
一、三大衍生趋势总揽:

1. 场景多元化与产品细分:填满”空白货架”

想象一下2012年苹果App Store刚推出时的情景:十几个榜单,从上到下几乎都是空的,等着开发者去填满。今天的露营市场就处于类似阶段!

随着5,700万新用户涌入,他们带来全新需求和场景,而大品牌转身不够灵活,无法快速覆盖所有细分市场。这给我们创造了什么?无数”空白货架”等待填满!

关键是找到那些真正刚需、市场够大的细分人群,打造专属解决方案。大品牌受限于自身基础盘,不愿为小众市场牺牲大众市场,这正是我们的机会所在。

2. 智能化需求与能源革命:基础设施已建成

现代露营者习惯了智能化生活,不愿在户外与世隔绝。现在的机会不在于”有没有电”,而在于”用电做什么”。

就像手机需要各种APP才能发挥价值一样,储能设备也需要丰富的应用级产品

2. 设计美学与生活方式融合:美好体验不可逆

从专业功能到美好体验的转变是不可逆的!正如老话所说:”美好的生活一旦体验过,是再也回不去的。”

大众露营者不需要极端环境下的专业性能,他们在家门口或后院露营,更看重产品的美感、舒适度和社交分享价值。露营装备正从专业工具转变为生活方式的艺术表达。

户外露营“大众化”催生巨大蓝海市场,跨境企业如何抢占先机?

03.

中国跨境企业机会分析

现代户外生活装备行业的整体机会

1. 大众化趋势带来的市场扩容;

2. 细分场景的蓝海机会 ;

3. 行业变革期的入局时机。

户外露营“大众化”催生巨大蓝海市场,跨境企业如何抢占先机?
非带电产品:场景细分与设计创新的机会
1. 细分市场:针对特定场景的细分市场机会;
2. 设计创新:通关设计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;
3. 价格带空白:抓住价格带空白市场,高端市场被欧美老牌占据,低端市场竞争激烈,但中等价位存在巨大空白,我们可以用优质产品和品牌建设占据这一区间。
带电产品:市场现状判断
2023-2024年的户外储能市场可谓”血流成河”!竞争激烈到什么程度?很多头部企业都不赚钱。为什么大家还在拼命争夺?因为这是在争夺整个户外智能化赛道的“高速公路”控制权。

举个生动的例子:云南的咖啡基地,想把咖啡卖到全国各地。第一步要做什么?当然是修路!没有路,再好的咖啡也运不出去。

户外能源就像这条”高速公路”,是整个户外智能化的基础设施。高速公路修好后,我们才能考虑建服务区、发展沿线产业。这就是户外智能产品发展的逻辑。

但是现在,户外能源基础设施的战役基本结束了!看看数据就明白了:
  • 2022年全球便携储能市场规模达120亿美金;

  • 前五大品牌已占据65%的市场份额;

  • 市场增速从65%下降到28%。

这组数据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电力供应的基本需求已经满足,巨头已经占据主导地位。
所以今天我们做户外露营市场不必再考虑”做储能、做电池”,因为基础设施已经建好了。
我们需要思考的是:户外有了电,我们用电做什么?
这就像苹果的App Store逻辑:如果没有开发者开发各种应用,iPhone的利用率会很低。正是因为有了抖音、微信、飞书、淘宝这些应用,我们的手机才变得如此强大。否则,手机不就只是个打电话发邮件的工具吗?
户外露营市场我们的机会在哪里?在这些基础设施之上开发丰富的场景化应用产品:比如智能冰箱、户外音响、照明系统、制冷设备等等更多细分智能产品。最终实现向产业链上游的延伸。

最明智的策略不是与巨头争夺基础设施市场,而是基于现有能源平台开发应用级产品。每个细分市场都有巨大空间,而且智能市场正在快速增长。

这是一个完美的生态循环:应用产品依赖电池供电,同时也扩大了电池的使用场景,两者相辅相成,共同推动户外智能市场的扩张。

户外露营“大众化”催生巨大蓝海市场,跨境企业如何抢占先机?
中国跨境企业的独特优势

一、中国跨境企业的机会:应用层创新机会

1. 不与巨头争夺能源基础设施;

2. 基品;

3. 专注解决特定场景痛点。

二、为什么是中国跨境企业的机会?

因为我们拥有三大核心竞争力:

1. 供应链优势:我们拥有全球最完善的供应链,对细分市场的洞察速度快、精准,产品创新和迭代能力强。

2.创新速度迭代:中国跨境企业最大的特点是什么?就是快!

  • 快速迭代能力:中国企业产品开发周期短,能快速响应市场变化;

  • 柔性生产能力:小批量多品类生产能力强,适合细分市场需求 ;

  • 技术应用能力:将新技术快速应用到产品中的能力强。

这种敏捷性让我们能够在细分市场迅速建立优势,在巨头还在开会讨论时,我们的产品已经上线并获得市场反馈了。

3. 线上渠道优势:看看数据就明白了,我们分析了户外露营的前20大品牌中,储能带电和智能产品的线上销售额占比高达65%以上!

现代消费者,特别是智能产品的购买者,已经习惯了在线购物。而中国跨境企业恰恰在这一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,无论是亚马逊平台运营,还是站外营销,我们都有着成熟的打法和团队。

这三大优势相互赋能,形成了中国跨境企业在全球户外露营产品市场的独特竞争力。在这个”高速公路已修好,服务区待建设”的阶段,谁能快速占领细分应用市场,专注解决特定场景痛点谁就能在下一轮竞争中脱颖而出!

户外露营“大众化”催生巨大蓝海市场,跨境企业如何抢占先机?

以上内容为6月线下活动内容整理,仅选部分可公开内容进行报道。

来源公众号:任小姐出海战略咨询(ID:MissRenKJPP)致力于让一部分人率先看懂全球市场。

本文由奇赞合作媒体 @任小姐出海战略咨询 发布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、采集。

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奇赞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(0)

为你推荐

发表回复

登录后才能评论
李坤锦
李坤锦
公众号
公众号
视频号
视频号
小程序
小程序
返回顶部